Wednesday, March 11, 2009

挥别2008, 迈向2009

挥别2008, 迈向2009 刊于2008年12月30日 东马联合日报

用多事之秋来形容即将结束的2008年应该是再贴切不过了。2008年不只国内的政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,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其中有好有坏,但都为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。

政治

说2008年是马来西亚政治的分水岭,相信一点也不为过。未来当历史评价马来西亚政治,肯定不得不提308大选。这一次的大选,执政马来西亚接近50年的国阵政府,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。在一夜之间一举失去5个州的执政权,山河变色,几乎失去半壁江山。人民经过近50年的宽容和忍耐,所有的怒气和不满,在这一天都通过选票表达出来。这一天,不只改写了国阵的历史,也改写了作为反对党的民盟的历史。赢得82席的民盟,只差30 席,几乎就能坐镇国会。而后来的916执政大计虽然无法落实,但民盟却也成功让人民看到两线制的雏形,并成功地改变了马来西亚的政治天空。未来马来西亚的政局发展如何,目前尚无法定论。但笔者个人认为,有竞争才有进步。从308大选以后,可以看见民意渐渐受到重视,人民也更勇敢地表达不同的声音,这对马来西亚的民主进程无疑是一大跃进。

而在国际上,美国总统选举一样震惊国际。非裔美国人奥巴马的胜利,更具意义。作为一个民主开放的国家,美国人民以他们宽大的胸襟,接受带有黑人血统的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,其历史意义和正面的讯息,对未来的世界将起着巨大的影响。

这两场国内、外极其重要的选举成绩,势必也带给马来西亚人非常深刻和意义非凡的影响,让国人看到了全球化带给人类的冲击和变化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,保守和跟不上时代的管理方式,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要求。人民通过各种管道获取资讯,并加以消化和理解,再也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,受一言堂所左右了。因此当奥巴马打出“改变”的选举口号,立即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,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同。在政治上,“改变”是开拓新路的指标,“改变”也是让人民重新接受某一政党/政治人物的衡量标准。2008年,政治上充斥着改变的呼唤,就不晓得我们尊贵的人民代议士们是否听到了人民的呼声?

经济

308大选后,高企不下的油价让刚刚在大选中面临严峻挑战的阿都拉政府,毅然在6月宣布调高油价,而且一口气调高了78仙。人民纵使怨声载道,却也只有无奈地束紧腰带,艰苦度日。谁也没料到,一度高达147美元一桶的油价,在几个月后急速滑落,一度跌破40美元一桶的价格。政府也因此7 度调低油价,以致目前每公升油价比未起价之前的还要低。油价的大起大落,一再牵动国民的心,然而国内的物价并未随着油价调低而跟着调整,通膨始终还是人民心中最大的痛。

和马来西亚经济状况比起来,国际经济龙头老大-美国的次贷房产所牵引出的全球经济海啸,更是让人措手不及。美国经济问题一爆发,欧洲,英国,日本经济也兵败如山倒。我国虽暂未受强烈的影响,但年关一过,恐怕严峻的经济挑战就在前方。即使我国的经济体如何强劲,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此刻,看来也无法独善其身,不受影响。这场经济海啸无可避免地将延伸到2009年,明年的全球经济恐怕又有另一轮的凄风苦雨。身为一介小民的你我,只能做好应对的准备,开源节流,相信只要能抵得过寒冬,春天也就不远了。


天灾人祸

2008年虽没有自然海啸来袭,但地震,土崩,恐袭,示威,暴乱却一样也不缺。最撼动人心的当属四川大地震,发生在北京主办2008奥运会的前三个月,让中国在今年顿时成了全世界的焦点。

中国以外的印度孟买,发生针对外国人的恐怖袭击,造成数百人死伤,再次让人们对恐怖分子视死如归的“精神”心惊胆跳。自911以后,恐袭似乎成了世人挥不去的梦魇,人生也因此变得更无常了。

而在马来西亚,就在人们已经渐渐淡忘淡江土崩所带来的伤痛时,国际山庄土崩却再一次唤起人民惨痛的记忆。过度开发高危住宅区,让人民再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中。有关当局并没有吸取上次土崩的教训,结果让悲剧再次重演。在没有完善法律的保护下,无辜的人民也只能无语问苍天,自求多福了。


结语

纵观2008年,可说是纷纷扰扰的一年,而一些政治和经济的问题,在2009年还会继续困扰我们。当中有许多无法掌握的因素,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。但也有许多状况是在个人的掌控之中。

我们的儒学大师孔子提倡: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。这句话,在今天看来一样受用。世界之所以失序,人心之所以失衡,都是因为“观念”和“思想”在作祟。人,唯有放开胸怀,正面思考,做好自己,才能使世界和平,人心和乐。如果每个人都充满怨恨,贪婪,掠夺的心态,这个世界又怎么会太平呢?正所谓: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每个人如果能看开一点,放松一点,在人世间潇洒走一回,相信这个世界会美丽得多了。放眼2009年,希望大家在去旧迎新的当儿,也好好净化人心,给这个世界多一点的爱和关怀,你会发现,你的世界真的和别人的不一样。

No comments: